ID: 11082895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6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术,图像与眼睛,格式,教案,教版,第二
  • cover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 授课人 学科 美术 教学对象 授课类型 讲授课 授课时间 授课名称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美术鉴赏 湘教版) 教材及教学分析: 1.使用教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2.教学内容:这一课时主要介绍根据图像呈现物象的不同情况分的三大类美术作品;掌握三种图像类型的特征。3.教材处理: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展审美观念。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很完善,但是感性思维比较欠缺。2.学习能力:高中学生具备自主研究、鉴赏的能力。3.学习态度:高中学生太“理智”,教师因着重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美术作品根据图像呈现物象的不同情况分成的三大类型并理解内涵。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三大类美术作品的鉴赏方式。 3.情感目标: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形式美,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课时依照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掌握三种图像类型的特征。2.教学手段上,用感悟式、形式、比较式鉴赏法使学生通过情感共鸣和直观的认识来把握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影像结合美术作品分析,更能吸引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3.以意象美术和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为讲解重点,突破教学重点。4、通过陈坚的《公元1945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朱耷作品和康定斯基的《构成八号》突破教学难点。5.通过活动设计,来检验教学目标。 五、教具准备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2.难点:理解三大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鉴赏方法。 七、教学流程(应体现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课前播放音乐《琵琶相.欢沁》和街舞视频以及展示唐诗李商隐《锦瑟》。提问一:舞蹈、音乐、诗歌它们的构成元素是什么?通过提问学生其他姊妹艺术的构成形式,引导出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二、导入新课展示莫奈的《莲池》。教师总结: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这些形式语言构成了图像。分别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各一幅提问二:画的是什么?教师总结:通过三张图片的对比,我们发现三张作品呈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同的。解读图像的特点,是我们欣赏美术作品的重要切入点。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不同情况分成具象、意象和抽象三大类。三、授课阶段具象美术:展示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提问三:在这幅画里空间是如何展示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世界里的空间是如何体现的。进一步观察这幅画里的空间有几层?展示安格尔的《贵妇人像》提问四:你怎么知道这个人是贵妇人呢?教师总结:具象美术的特点展示陈坚的《公元1945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和真实的历史照片提问五:跟历史照片的对比美术作品的创作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为什么这样处理?教师总结:色彩场景人物动态的改变,为了强化和烘托出这个严肃的历史主题。2、意象美术展示朱耷的《荷石水禽图》局部提问六:这幅图里画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不是鸡或者其他的鸟类?对比前面的具象美术作品《贵妇人像》两幅画在画面的处理上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在这幅画里艺术家抓住了表现对象最主要的特征,其他的部分一笔带过,意象美术跟具象美术的区别: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我们还是看的出来表现的是什么,我们继续观察一下跟现实中的鸭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提问七:为什么要把动物画的带有人的情感呢?这个画家姓“朱”,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你有没有联想到什么?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让他笔下的动物露出了这样拟人化的神态?展示朱耷生平,“八大山人”签名展示八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