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88241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4.1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步训练

日期:2025-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345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必修,农业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4.1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上·青冈开学考)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有(  ) 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D.市场需求量大 (2)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  ) A.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D.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答案】(1)B (2)B 【知识点】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形成了品质优良的枸杞;科技创新,市场需求不是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降水少,且该地没有黑土分布,B符合题意。 (2)宁夏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农业发展中过度开垦易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降水较少,不合理灌溉将导致土地盐碱化,酸雨的产生主要与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关系不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 【点评】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沙漠化),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为主导因素。自然因素有:(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多大风,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人为因素有: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交通线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2.(2020高二下·浙江期末) 2020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上个世纪60-9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我国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浙江省是我国红树林栽植的北界,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引种造林活动,但目前保存率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过去造成我国沿海红树林大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农业活动扩张 D.外来物种引入 (2)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潮汐作用强烈 B.纬度位置偏高 C.风暴潮频发 D.海水盐度高 【答案】(1)C (2)B 【知识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对热量要求较高,因此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我国沿海红树林大面积锐减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红树林有净化海水的功能,因此海洋污染加剧不是造成我国沿海红树林大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排除B;由于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土地紧张,通过大量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等农业活动扩张方式破坏红树林和占用红树林生存空间,造成我国沿海红树林大面积锐减,C符合题意;外来物种引入,也能破坏红树林,但不是造成我国沿海红树林大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排除D。C符合题意。 (2)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对热量要求较高,材料信息表明,浙江省是我国红树林栽植的北界,表明浙江省纬度偏高,相对于红树林生长要求来看,热量条件较好,从而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适应潮水浸淹、高盐度海水等环境,因此潮汐作用强烈、风暴潮频发、海水盐度高都不是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