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90937

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2.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含答案详解)

日期:2024-06-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745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数量,详解,答案,因素,变化
  • cover
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 2.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非生物影响因素的是(  ) A.干旱缺水      B.气温升高 C.传染病暴发 D.日照延长 答案:C 2.我国有一句古语“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影响树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因为大树林冠层郁闭度高 B.温度,因为大树下温度低 C.水分,因为大树根系分布广,吸水能力强 D.矿质元素,因为大树根系分布广,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强 解析:选A。大树枝叶茂盛,林冠层郁闭度高,树下光照强度很弱,某些草本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强度低,晚上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其生长会受到影响,A正确;树下的温度一般不会低到影响树下草本植物生长的程度,B错误;大树的根系分布较深,草本植物的根系分布较浅,可以合理利用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和无机盐,C、D错误。 3.一些种群在特定情况下的种群密度很小,以下不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是(  ) A.长势差的松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很小 B.家里养猫的农户院子里老鼠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 C.冬季苍蝇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 D.双小核草履虫较多的池塘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很小 解析:选C。松鼠以松树的松子为食,长势差的松林中松子少,松鼠的繁殖率低,这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猫和老鼠属于捕食关系,老鼠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是猫(生物因素)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冬季苍蝇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是由严冬气温(非生物因素)降低引起的,C符合题意;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之间为竞争关系,大草履虫种群密度很小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4.(2021·江西赣州教学检测)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 B.减小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解析:选D。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会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使其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A、C正确;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减少了捕获个体的数量,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使种群数量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B正确;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只能捕捞个体较大的鱼,而不会对鱼的性别进行选择,不会改变其性别比例,D错误。 5.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以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影响B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 D.曲线b中,种群在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选B。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环境容纳量会比之前有所增加,即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长,所以BC段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BC段,环境阻力不断加大,影响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C正确;B点对应 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 6.(2021·江苏海安高二期中)下列有关种群“S”形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B.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 C.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D.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解析:选B。由于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实际环境中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A正确;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B错误;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最多,C正确;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K值,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