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入世20周年,中国交出A+成绩单 第二课时 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第4讲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展成就 感受中国之治 01 每组同学任选一个角度,用图片展示我国发展成就。(科技、国防、社会、生态等方面) 活动一:图说中国奇迹 中国高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治沙成就 枫桥经验 渠道多:民意反映通畅顺达。为人民群众调解矛盾的主体十分多元:有镇级力量、村级力量,也有个体力量。 溯源头:矛盾苗头“露头就打”。重视矛盾的苗头,想方设法将矛盾及时扼杀在摇篮里,做到“露头就打”。 妙调解:矛盾化解各展所长。调解矛盾总是“脚下沾泥土”,一方面,是密切联系群众,腿勤了,脸就熟了,话也就好说了。另一方面,调解矛盾不能仅限于桌前案头,更要靠脚踏实地的现场勘查。 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矛盾化解、诉求表达、决策参与等机制,及时有效消除不稳定因素。 枫桥经验 我国创造这两大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两大奇迹 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之治”背后的根本支撑! 我国创造这两大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商君书》 ——— 寻密码 增强制度自信 02 制度的含义与重要性 含义:所谓制度,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 重要性: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要保持长治久安、纲维有序,就必须有一套稳定成熟的的制度体系。 (1)阅读课本第45页,说说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如何理解?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根本方向 改革根本路径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关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含义及关系 1 坚持党的统一集中领导 2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4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5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6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7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 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9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10 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 11 坚持党指挥枪 12 坚持“一国两制” 13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 十九届四中全会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活动二:探究制度优势 活动二:探究制度优势 小组讨论: 1、闽宁镇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 贫困发生率降为零、教育、医疗、基础设施 小组讨论: 2、每小组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这些发展成就得益于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哪些中国制度优势?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要更加注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重实践 助推中国之治 03 我向“中国之治”建言献策 提示:可以从社区治理、垃圾分类、政务一站式服务等方面思考 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