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228

语文学案:1.2《冰心:巴金这个人……》(粤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243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语文学,冰心:巴金这个人……,教版,必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巴金这个人……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吴泰昌,《文艺报》前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时举起相机“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角度看,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 对于泰昌之散文,文学大家们早有定评。孙犁说:我很喜欢读泰昌的这类文章,文字流畅,考订详明,耐人寻味。钱钟书云:你是“文学世家”,又有轻灵的手笔,所以兼有史料价值和轶事笔记的趣味。吴组缃曰:我把《论语》、《孟子》都看作散文;泰昌的散文,正是这样一路的散文;它们的特色,是随随便便,毫不作态的称心而道,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真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 【相关资料】 ①冰心简介 冰心(1900.10—1999.2),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和《春水》,儿童文学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有《往事》、《关于女人》等。 冰心那种清丽、自然并夹杂着古汉语韵味的语言,那些具有鲜明艺术特点与个人叙述风格的文体,则被人们称之为“冰心体”。而以文本内容而言,母爱、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写作的母题。在冰心的故乡,建有“冰心文学馆”,有一个配套的公园,名为“爱心公园”。 ②巴金简介 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1920年5月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5月离家到上海,1927年赴法国巴黎,创作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翻译和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 几十年坚持不拿工资、不吃皇粮、不要待遇的作家,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巴金。 ③巴金与冰心的友情 巴金与冰心的友情,是中国文坛可供后人大写特写的佳话。他们相识于30年初。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年轻的巴金随靳以一起去见冰心。巴金在离开老家的那年夏天,还在老屋宽敞的院子里,与弟弟们一起读冰心的《繁星》。那时,他们每人还学着作了一首诗。这些稚嫩的诗句,巴金至今都还记得。巴金说,他年少时比较孤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冰心的作品,非常喜爱。他感到冰心作品中渗透着一种母爱,温暖了他那颗孤独的心。 这次见面拉开了俩人长达60余年的友情序幕。在冰心眼里,巴金就是她的亲弟弟。1984年,冰心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一直拿他(巴金)当弟弟看待。几十年来,相知愈深。解放后,我们还一同参加过出国访问。最后一次一同出国的机缘就是1980年春到日本访问。那次出国,我的女儿吴青和他的女儿小林都参加了。小林叫我姑姑,吴青叫他舅舅,仿佛我们就是亲姐弟似的。”有一次巴金在病后要访问香港,冰心很不放心,特意写来长长的信,关照他要好好注意休息。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