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25549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七讲 正确使用词语 精品教案 (新高考)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3565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词语,高考,新高考,教案,精品,2022届
  • cover
第二十七讲 正确使用词语 【考情分析】 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1.高考卷对词语的考查,常与病句辨析、语句复位、修辞辨析、标点符号运用、句子效果分析、句子补写等知识点放在同一语段中进行。 2.词语的考查涉及使用正误和使用优劣两个层面,考查重点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正确选择和使用词语。 3.词语辨析一般选用常见词语作为命题材料,因此,要多关注时事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近义词语,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的成语。 【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辨析近义词语优劣 导图指引 考向分析 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近义动词和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近义名词,近义成语则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试卷中考查的近义词总会有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差别。在近义词语里,意义完全等同毫无区别的词语是极少见的,而较为普遍的则是“同中有微异”。“同”,是指它们之间的意思有相同的部分,这是我们将其归为近义词语的依据;“异”,是我们辨析近义词语的重点,重点就在于两者之间的“微异”。 考向(一) 根据近义词语的意义角度辨析 根据近义词语的意义角度辨析主要包括两个角度: 角度 分析 看词义的侧重点 很多近义词语的语意重心是不一样的。如“沉思”“深思”“寻思”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侧重指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侧重指思考的深入,“寻思”侧重指思考的反复。 看词义的轻重大小 不少近义词在语义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嘲笑”与“讥笑”都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语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义较重。 典例 1 辨析近义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内并加以分析。 (1)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洪教授认为:大学生提早做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设计,不仅可以减少_____,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焦虑 焦急) 【自主试笔】_____ (2)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_____,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损害 危害) 【自主试笔】_____ (3)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_____。(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自主试笔】_____ (4)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注重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上下联动,避免执行中的简单化和“一刀切”,不能让市场主体_____。(无所适从 莫衷一是) 【自主试笔】_____ 【答案】(1)“焦虑”,指焦急忧虑,往往侧重其长期性、弥漫性;“焦急”,指着急,一般具有短暂性、特定性。故应选“焦虑”。(2)“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声誉等)蒙受损失。受害程度较轻且是局部。“危害”指使受破坏;损害。受害程度较重且处于危险境地。根据语境,应选“损害”。(3)“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两个成语都形容“紧迫”,但又有区别。“刻不容缓”重在“不能拖延”,与句中“消失加快”的语境相符;“迫不及待”多指心情,重在不能再等待。(4)“无所适从”:适,往;从,听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不知怎么办才好。“莫衷一是”: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无所适从”和“莫衷一是”都含有不知怎样才好的意思。但“无所适从”偏重于不知听从谁的才好;“莫衷一是”偏重于意见有分歧,无法断定哪一个好。根据语境,应选“无所适从”。 考向(二) 根据近义词语的范围方面辨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