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32498

第十单元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03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十,学年,答案,word,下册,人教
  • cover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对一些实验操作的设计或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验证其质量守恒 B.实验室制备气体选择发生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C.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 D.检验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用氯化钡溶液进行验证 2.向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pH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 A.AgNO3固体 B.浓盐酸 C.Ca(OH)2固体 D.H2O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电子数 D.酸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是酸溶性 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碱溶液的pH >7,则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某些固体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配制溶液 C.称量固体 D.稀释浓硫酸 6.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 8%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溶液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7.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8.实验操作的不合理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用湿润pH 试纸测酸雨的酸碱度,测得pH 偏大 B.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配得溶液浓度偏小 C.在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直径较大的长导管会导致测得结果偏小 D.粗盐提纯实验中,完全蒸干蒸发皿中氯化钠溶液的水分,可能导致产率偏高 9.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蜡烛熄灭 B.CO2使蜡烛熄灭,利用了它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C.随着稀盐酸的倒入,烧杯内溶液的PH由大于7至等于7最后到小于7 D.若向苏打水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后再倒入稀盐酸,溶液最终由红色变成无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10.将一定量镁条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1.如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时间,Y是pH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3.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