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以及艺术家选择特定场景和细节来表现战争的意图;训练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战争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本课题选自2003湘版高中美术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讲授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本课我采用视频欣赏、雕塑、建筑及绘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手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及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与痛苦,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懂得珍爱和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几幅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够从不同层面上看待战争(历史中的战争、观念的战争、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影响),并了解战争与美术的关系。追问静态美术如何呈现复杂而动态的战争,从而对美术的特性与表现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以及自己设计创作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品,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提问师生互动、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与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或影像图像资料。 学生:书本或与战争有关的影视或文学著作。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一段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片段,认真观看,等下回答几个问题? 思考与交流: 1、 观看视频后,你有何感触? 2、 与你现在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比,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入本课主题 《战争与和平》 2、 作品欣赏和重点讲解 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战争题材的作品,并提出问题。 1、 长城 思考与交流: 万里长城是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什么? 2、 秦始皇兵马俑 思考与交流: 它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有什么特定的意义? 3、《狼牙山五壮士》 油画 现代 詹建俊 思考与交流: (1)、五壮士是处在什么时代环境 表现了什么精神? (2)、画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哪些细节刻画来体现这种精神? 4、《南京大屠杀》 油画 现代 李自健 教师对作品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去分析画面的能力。 5、比较《南京大屠杀》和《狼牙山五壮士》两幅作品 从画家创作的手法和创作的切入角度和立场来比较。 6、《内战的预感》 西班牙 达利 思考与交流: (1)、你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画家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7、《格尔尼卡》 西班牙 毕加索 思考与交流: 同学们仔细观察作品,请从造型、构图和色彩等方面来谈谈你的感受?想一想画面的形象象征什么? 格尔尼卡赏析 思考与交流: (1)、牛的表情怎样?它象征着什么? (2)、马的表情怎样?它象征着什么? (3)、母亲发出怎样的声音?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4)、战士手里拿着什么?战士的表情怎样? (5)、灯象征着什么? (6)、举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7)、跌下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声音? 教师对《格尔尼卡》进行总结:运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夸张、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进行表现。 3、 和平作品的赏析 1、齐白石 近代 和平鸽 国画 2、毕加索 近代 和平鸽及少女(四幅) 形式多样 3、潘鹤 现代 和平少女 城市雕塑 教师进行总结:和平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4、 课后作业 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的理解,设计制作一张“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招贴画。 [制作步骤] 1、立意:确立想要表达的主题。 2、构思:根据主题,进行构思设计。 3、在构思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描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