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4493

扁鹊见蔡桓公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6477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扁鹊,见蔡,桓公
  • cover
课件87张PPT。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 鹊 见 蔡 桓 公《韩非子·喻老》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字、词、句的含义。 2讨论人物形象,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掌握寓意及成语“讳疾忌医” 。2 .课文朗读1 .作家作品4.课文理解5.练习6.古今词义异同3.通假字有关成语7.讨论讳疾忌医讳:隐瞒。疾:病。忌:惧,害怕。医:医治。 本意是隐瞒病情,害怕医治,比喻隐瞒缺点和 错误,拒绝批评和帮助。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你知道吗? “讳” :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这则故事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 本文选自《韩非子》。故事中的扁鹊,(课件展示)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称呼他。有一次,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的太子病死了,正准备下葬。扁鹊问明了太子的病情后,断定太子并没有死,还能救治。扁鹊先用针刺疗法给太子治病,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接着扁鹊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他又配汤药给太子喝,仅服了三十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可是,也有人对这位神医的医术不那么相信,这个人就是———(蔡桓公)韩非子是战国末年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 韩非子在文学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韩非子》是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的著作,善于用寓言说明问题,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 韩非子其人主人公介绍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huán)公,蔡国 (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 带)国君,下文称“桓公”。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1、君 有 疾 在 腠 理, 不 治 将 恐 深. 2、医 之 好 治 不 病 以 为 功. 4、今 在 骨 髓, 臣 是 以 无 请 也.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1、君 有 疾/ 在 腠 理, 不 治/ 将 恐 深. 2、医 之 好 治 不 病 /以 为 功. 4、今/ 在 骨 髓, 臣 /是 以 无 请 也.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扁鹊出,桓公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秦矣。桓侯遂死。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1、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疑难字词注音. 2、听课文朗读,进一步纠正字音、朗读节奏及语气。 3.齐读课文。 桓( ) 有间( ) 腠( )理 不悦( ) 不应( ) 还( )走 汤熨( ) 火齐( ) 骨髓(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