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47931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咏物诗(济南专用)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1121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年,物诗,43张,课件,专用,济南
  • cover
(课件网) 咏物诗 中考一轮复习: 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 初识咏物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 竹石 明·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诗人用一“咬”字赞颂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又以“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用严酷恶劣环境的磨练与考验衬托劲竹的“坚劲”,傲然挺立。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坚贞不屈的品格)。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之时。 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清华人语 患难人语 牢骚人语 知识链接 1.什么是咏物诗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 咏物诗的分类 (1)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 诗人在描摹时,力求贴切逼真,从而可见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我们在体察物态时,不仅仅是看诗人扣住了物的哪些特征,更要体察诗人的描摹物态之妙。 (2)一类是借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赏析】作者托物寓意,用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 后两句说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表达对自己高洁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3. 咏物诗的思想内容 (1)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菊 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和诗人看花的情形,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2)抒发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马诗(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杨柳枝 唐·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3)表现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卜算子·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