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48025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论点三种题型(共52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0982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
  • cover
(课件网) 2021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 议论文阅读 论点三种题型 考纲解读 考查内容 考题类型 题型 1.理解把握观点,准确提取概括。 2.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剖析文章的结构。 3.感受逻辑严密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归纳论点 简答 补充论点 简答 分值设置 内容导航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 论证 摆事实 讲道理 表达观点和主张 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大脑 血液 血管 需要说明什么 用什么证明 要怎么证明 求证 公式定理 证明过程 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区分论点和论题的方法: 比长短 长的是论点 短的是论题 1.简短的词语 一般为陈述句 2.一般疑问句 3.标志 完整的一句话 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 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方法 比大小 1.谁的范围大,谁是中心论点 2.谁的范围小,谁是分论点 论点和论点分析句的区别? 区分论点和论点分析句的方法 比深浅 论述简洁,无展开 论述深入全面、涉及意义和作用 论点 论点分析句 内容导航 题型精讲 题型考法 论点相关题型1: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出题方式 考法1:本文的中心论点(或主要观点)是什么?(简答) 考法2:给本文补充个题目。(填空) 考法3:下面几个选项,哪一个适合作本文的中心论点?(选择) 解题技巧 1.中心论点特征:①明显②明确③完整④判断句 2.中心论点位置:五个常规位置,三个特殊位置 ①题目 ②开头-开篇点题(1)第一句话(2)最后一句话 ③结尾-卒章显志 ④第②段(1)第一句话(2)最后一句话 特征:首段是事例,第二段是总结 ⑤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极少见 中心论点的标志词 ①可见②因此③总之④综上所述⑤由此可见 ⑥证明了⑦总而言之⑧我以为⑨我们懂得了⑩我们明白了 常见考法 常见考法:答案就在文中 经典例题1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经典例题1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经典例题1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