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49883

8 时间的脚印 两课时课件(共14+15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83885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间的,脚印,课时,课件,14+15,PPT
    (课件网) 8 时间的脚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整体感知文章,明确本文写作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目标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 3 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 重点 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写作目标 难点 品格素养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做一个热爱科学、勤奋钻研的人。 陶世龙(1929—),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 年开始创作科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部分作品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既是一篇科普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踪迹。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1. 掸( ):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2. 踪( )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3. 装置( ):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4. 烘( )烤:文中指阳光照射使岩石变热。 5. 腐蚀(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dǎn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zōng zhì hōng shí 6. 沙砾( ):沙和碎石块。 7. 山麓( ):山脚。 8. 沟壑( ):山沟。 9. 龟( )裂:裂开许多缝子;呈现出许多裂纹。 10. 帷( )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11. 海枯( )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lì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和韵母。 lù hè jūn wéi kū 字形易错 字音易错,注意是多音字。 字形易错,注意偏旁。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 )龟裂 ( )乌龟 ( )龟兹 jūn guī 龟 qiū ( )刨冰 ( )刨土 bào páo 刨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踪( )跟踪 综( )综合 粽( )粽子 棕( )棕榈 zōng zōng zòng zōng 刨( )刨冰 孢( )孢子 雹( )冰雹 鲍( )鲍鱼 bào bāo báo bào 字形辨析法:字形相近,部首不同。 楔( )楔子 锲( )锲而不舍 xiē qiè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内容 方法 探究 读懂岩石上的记录 对人类有何意义? 主旨 预习思考问题 岩石是如何留下“时间的脚印”的?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岩石、时间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时间是可以被记录下来的,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 29 ):文章主体,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 — 31 ):写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人类社会也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具有探索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岩石记录了时间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逻辑顺序(课件网) 第二课时 8 时间的脚印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说明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说时间有脚印是拟人,把时间比成脚印是比喻,本文标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更能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课文细读品味 2.“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