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55622

7.2静电现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有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4685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静电,现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cover
静电现象学案 学习目标: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得出带电体的特征,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知道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通过分析总结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得失电子,得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4、知道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静电复印,植绒,电镀等。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实验,知道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难点:认识摩擦起电的本质得失电子 考点解析: 1认识摩擦起电 用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称为_____起电。带电体具有_____的性质.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_____来;塑料梳子梳过头发时能吸引_____;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 _____ ,而具有了___ 的性质;旋转的扇叶上会沾有灰尘等。 认识两种电荷: (1)正电荷:_____摩擦过的_____所带的电荷,用“_____ ”号表示 (2)负电荷:_____摩擦过的_____所带的电荷,用“_____”号表示 (3)同种电荷相互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 3、 摩擦起电的本质:得失电子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4)摩擦起电的条件: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不同的两种物质摩擦);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认识验电器: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工作原理:利用____的原理来工作的 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但不知道其电性。 静电现象的应用 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复印、电镀等 考点精练 经典名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箔片张开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先闭合后张开。关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 B.验电器一直带正电 C.验电然先带负电后带正电 D.验电器先带正电后带负电 2.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静止后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若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C.若甲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 D.若甲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不易导电,因为它缺少电荷 B.铜导线导电过程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不是电流的方向 C.三个轻质小球靠近后如图甲所示,则a、b一定带同种电荷,b、c一定带异种电荷 D.如图乙所示,将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正电荷会从玻璃棒传递到金属箔 4.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甲和乙,手持甲棒靠近乙棒,乙棒被推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都带负电荷B.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丝绸不带电荷 C.乙棒被推开,是因为甲比乙所带的电荷多D.乙棒被推开,是因为甲、乙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5.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2B铅笔芯 B.电工胶底鞋 C.陶瓷碗 D.玩具木棒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 B.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C.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和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橡胶棒与甲互相排斥、跟乙相吸引,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8.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