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配制溶液(2) 1.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 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烧杯、玻棒 B.烧杯、玻棒、温度计 C.烧杯、玻棒、密度计 D.烧杯、试管、量筒 2.用氯化钠配制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⑥⑤②④① 3.欲在实验室配制10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16 g氯化钠,100 g水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C.量取: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4.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所示操作不正确的是( ) 5.将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2% C.10.8% D.19.6% 6.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 ℃的不饱和溶液 B.30 ℃的饱和溶液 C.90 ℃的不饱和溶液 D.90 ℃的饱和溶液 7.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氯化钠,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氯化钠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 A.氯化钠的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8.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50 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B.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往烧杯中倾倒所量取的水时,有少量的水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量取水选用50 mL的量筒 9.如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全过程。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 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__ __。 10.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配制15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已知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且具有腐蚀性)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g;水的质量为____g。 (2)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 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在右盘添加__砝码__,最后向烧杯中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3)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__ __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贮存: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好标签,放到指定的地方。 11.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 g 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已知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且具有腐蚀性)( )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称量纸称取12.0 g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 mL量筒量取88.0 mL的水 12.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 “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若用高浓度“84”消毒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84”消毒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步骤是量取、溶解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注入盛有高浓度“84”消毒液的量筒中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 D.量取“84”消毒液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3.向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在变化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p%)与加入硝酸钾晶体的质量(m′)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