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57497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322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时期,交通,中外,科技,13课
  • cover
《新教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知识与能力: 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和宋元时期交通发达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的事实;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概括、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体会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的创新性,认识这些科技成就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带一路”进行对比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工匠精神、丝路精神。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烟花的图片: 烟花,又叫焰火,在各种喜庆和重大庆典活动中,人们都要燃放烟花,表达喜悦之情,寄托美好的愿望。烟花装扮的绚丽美景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哪项发明?(火药)你知道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探究新知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9页的相关内容,列表归纳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提示: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活字印刷术 元代 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   2.展示材料: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教师提问:活字印刷术哪些地方体现了“活”的特点?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有怎样的进步? 提示: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3.展示材料: 约在13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半岛。朝鲜高丽王朝末期,已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到李朝获得大发展。日本直到16世纪,才开始有活字印刷术,是壬辰(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后由朝鲜传过去的。当时日本从朝鲜带回数以万计的铜活字和铸字工,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刊印本。我国活字印刷术在15世纪传到欧洲,是从我国新疆沿中亚、西亚逐步传到欧洲的。我国科技史专家潘吉星先生指出:“谷腾堡完成其活字试验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印刷术在欧洲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高潮。而在谷腾堡时代我们仍能看到中国的技术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提出问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用图示说明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 提示:作用: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60~61页的相关内容,说出图1、图2指南工具的发明时间及名称,并思考图2的发明有何作用? 提示:图1:司南;战国时期;图2:指南针;北宋。作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火药用于军事有什么影响? 提示: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3.展示材料: 材料一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材料二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