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95461

2022年中考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一)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57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2年,中考,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 cover
01 《论语》十二章 经典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课文解析 实战演练 一、默读课文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_。 (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 二、古诗文默写。 《(论语)十二章》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_”教导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在河边的感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提醒我们时光一去不复返;子夏的“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方法;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强调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详解】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