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03017

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2.3 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沪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307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数学,格式,教案,三位数
  • cover
课 题 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教材上把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分2个例题安排教学的。在引入两位数乘三位数问题时,仍从最基础的数的分拆开始,在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后教材又安排了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推算和有效地迁移,帮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自行发展处计算方法。 教材首先呈现小猴进行自行车训练的情景图引入新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解决问题,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通过回想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时的思路,根据已有知识的迁移,得到不同的算法,这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材的编排由推算、横式计算到竖式计算,让学生先明白基本的算法,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符合该年龄段学生思维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1、现有基础: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已有的一些经验是本课学习的良好准备。而像陈君乐、郑尚飞等几位同学,在各个环节都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2、学习动力:学生对“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比较感兴趣。本课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黄欣赏小朋友,更要注意培养他的学习自觉性。 3、学习能力: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学到同数连加法、分拆法、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等方法,但还需加强训练,本课尤其应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方面:黄添翼等小朋友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可以带动组内的同伴进行学习;徐泽莹、沈铭宇、徐诵阳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交流、表达的能力较强,要求他们在组内起引领作用,而吴耀阳的表达能力较弱,需要组内同伴的帮助;陆瑞杰有独到的解题能力,课内要加以关注;杨琪霖、何嘉轩等探究能力欠缺,需要教师关注。大部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没有, 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再探究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简便方法。另外让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使他们了解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之间算理的沟通联系。 教学目标 1、根据已有知识,通过探究,初步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末尾有0)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理解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法,能用推算、横式和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 3、提高计算、估算能力,充分感觉数学的价值,获得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研究目标”驱动单 研究目标 尝试探索中年级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教学措施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借助情景和提供的信息进行提问,进一步会找相关数学信息,并解决问题。 给足计算的时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算法。 自学书本上的算法,学生理解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的算理,借助生生评、师生评等活动,使学生不断思考,提出问题,在质疑中清晰算理,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多层次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并会用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 评价目标 探究学习乘法运算的过程中,了解动态变化,通过调整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学习、发现存在问题、提供学习矫正处方为任务的形成性评价,帮助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