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纸材创意 教材分析 《纸材创意》是河北美术-出卷网-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课属“设计·应用”领域。 纸是承载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记录、传播等实用功能。由于纸材具有品类多样、易于加工的特点,用纸材通过各种造型手段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也同样让人惊叹。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曾经利用纸进行过多种形式的创作表现和创意表达。千百年来,纸的各种造型艺术在民间盛行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利用各种不同质地和不同色彩的纸,采取折、叠、翻、卷、编、扎、包等手法,并辅之以剪、拼、穿、插、黏合等技巧,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美术形象。诸如我国的剪纸、染纸、风筝、彩灯、纸扎彩绘等传统纸艺,荷兰的立体投影画、西班牙的帕吉门工艺、日本的折纸艺术和纸藤花艺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纸艺正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一些经营纸材工艺品和原材料的特色小店开始出现在我们身边。纸艺正逐渐成为我们承载思想情感、借以抒情表意的常见美术行为之一。 教材设立此课内容,契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通过欣赏纸艺作品与开展纸材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养成“艺术化地去生活”的良好心态和审美素养,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技术意识得到完美而和谐的发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或已经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思维能力有了明显发展,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开始产生较强的求知欲。但八年级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公众场合的表现欲相对七年级而言略有降低,部分学生有想法但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在心理上又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基于学生以上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分钟让纸站起来头脑风暴”等系列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我在教学方法上多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增强学生自信。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引导学生针对纸艺创作活动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理解与表现,展开有层次的教与学活动,帮助铺设体验成功的阶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优秀纸材创意作品;了解不同纸的材质、制作方法和创意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一种或多种基本成型技法进行设计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通过“了解纸的材质”、“学习成型技法”、“深入解读创意”、“课堂设计表现”,引导学生针对纸材创意创作活动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理解与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提高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丰富思想表达与情感交流的形式与方法,逐渐养成“艺术化地去生活”的良好心态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纸的基本造型方法,进行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纸艺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成型技法设计出的作品具有创意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纸材、纸材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瓦楞纸沙发”创设教学情境。 上课之前,教师把自己用瓦楞纸制作的沙发摆放在教室中央(以布遮盖保持悬念)。上课后,教师请学生试坐沙发。 教师:坐在这个沙发上你感觉如何?稳当吗? 师生交流,同学围观,在轻松的课堂氛围里 交流坐沙发的感受(图1)。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沙发是用什么 材料做的? 学生:(异口同声)想! 教师掀开沙发盖布,同学们发现沙发是由瓦楞纸制作而成,感到非常惊讶,没有想到纸还能做成能坐人的大沙发,教师顺势总结、导入新课:同学们没有想到吧?看似平常的瓦楞纸不仅可以用来做包装,还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