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亭子 教材分析 中国的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观,千姿百态,翼然卓立。它不仅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造型点缀在妩媚多姿的园林风光中,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景的好地方。在亭子里,或倚栏凝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古人有诗云:“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在日常生活中,亭子也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园林建筑,他们或在亭中嬉戏玩耍,或陪伴老人下棋聊天,早已感受到亭子带来的美与乐趣。画画亭子、了解亭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学生想必也很有乐趣。 教科书在提供亭子图片及相关资料的同时,通过提问学生了解有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及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提供同龄人作业,拉近学生的创作距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渐渐形成了,而且脑子里具有许多抽象概念,只是绘画基础不够好,需要因材施教,慢慢打下基础。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会想要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授课者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名亭 过程与方法 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喜爱的亭子,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画亭子的过程中激发对传统建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用线描写生的方法画亭子 学习难点 线描线条疏密、结构等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 亭子模型、透明胶片、范画、山水场景、彩色油性记号笔 学具 绘画纸、油性记号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春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浏览祖国风光(图片)教师提问提问1:看到这些景色你有什么感受?(美、漂亮……)提问2:你能找到它们之间共同的美吗?(都有亭子) 小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精美的亭子吧!4. 揭题—亭子 1. 观看图片2. 回答问题:(预设:问题1:美、漂亮……问题2:都有亭子) 1.领略祖国美丽风光,激发爱国情怀。2.使学生在观看图片时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二、共同探讨,讲授新知 初探亭子,感受造型亭的的历史文化小知识(视频)教师提问:在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结构:亭顶,亭檐、亭柱、亭基近距离观察,进一步了解整体结构小组观察组内的亭子模型,近距离感受结构提问1:你观察到了什么?提问2:用几何形概括,你能找到什么形状呢?指一指 教师小结:将复杂的建筑结构用简单的几何形来表达就是写生中最重要的一点--概括(板书) 认真观看视频举手回答问题(预设:a.我了解到亭子分为单檐亭和重檐亭,还有组合亭b.我知道了四大名亭分别是:湖心亭……c.我知道亭子的结构分为:亭基、亭柱、亭檐、亭顶…………)组内观看模型并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指出亭子结构中的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几何造型 1.通过视频学习学生能掌握一些亭子的基本小知识并发现亭子的结构特点2.教师通过板书加强学生对亭子结构的了解3.在对模型的探究中学会概括的方法观察理解亭子的结构,完成本课重点。 三、启发示范,技法提示 一、初学新法,挑战尝试为二十秒倒计时挑战教师在白纸上用概括的方式,用几何形画出亭子的初步造型教师向学生发起挑战(一分钟内用几何形画出眼前的亭子)作业反馈二、走进亭子,了解细节美课件展示爱晚亭的实物照片,多个角度教师提问:提问一:你最喜欢哪个细节?提问二:如果让你用线条表达你会怎么画?看看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