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16654

中考【强化】模块12:地区和国家--中东(西亚、埃及) 学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37088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中东,答案,学案,埃及,西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考【强】化 模块十二:地区和国家--中东(西亚、埃及) 考点一、中东 1.地理范围 (1)中东包括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 (2)中东地处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黑海、里海(内陆湖)、地中海、阿拉伯海和红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3)沟通东西交通要道 ——— (4)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5)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石油向外运输的必经之道,有“世界油阀”之称 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东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2.石油资源 (1)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世界油库) (2)石油分布: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 (4)输往地区:西欧、美国、日本、中国。 (5)石油主要输出路线 【注】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所以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合理利用。 3.宗教与文化 (1)人种、语言:以白种人为主,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用阿拉伯语。 (2)宗教: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4.匮乏的水资源 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十分匮乏;种植业以节水农业为主。 5.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原因 【知识拓展】 埃及: 1.地理位置:地跨亚、非两洲,位于尼罗河下游,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2.人口、城市: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尼罗河提供丰富的水源,带来肥沃土壤,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河流)。 3.埃及的首都是开罗,属白种人,通用阿拉伯语。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 4.盛产长绒棉。(有利条件:气候炎热,有尼罗河作为灌溉水源) 考点二、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 2、认识两个海峡: 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 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阿拉伯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⑵、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圣城; 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 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 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考点三、埃及 1、地跨亚、非两大洲(亚洲的西奈半岛属于埃及)。 2、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3、是个沙漠之国,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4、“母亲河”———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最长的河流。 5、文明古国:金子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等。 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盛产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一、单选题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