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24560

9 《木兰诗》第3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4463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4张,同步,导学案,教案,PPT,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学习木兰这位巾帼英雄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脉络,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一)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明确: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斗艰苦,思念家人。保家卫国, 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读了最后一段,你能领悟到什么? 明确: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忙”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7.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开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用的是民歌中起兴的手法;结尾赞美木兰,用的是比喻。  (二)修辞探究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试从文中找出此类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明确:写出了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明确:对偶。这两句诗,描写了作战环境的艰苦,表现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明确: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铺陈地写出亲人在木兰归来时各自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这几句诗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亲人们带来了欢乐。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明确: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恢复女装后欣喜、兴奋的感情。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明确: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木兰经过了长期激战,才得以凯旋。 ●方法指导 互文: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它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说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7.请同学们观察以下三个句子有何特点?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我的发现:上句最后一个字或两个字是下句的开头。 ●方法指导 顶真(顶针) 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上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