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26565

2.1 温度和温标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6051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温度,温标,教案
  • cover
2.1 温度和温标 〖教材分析〗 在初中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本节课将温度的概念深化,温度是热平衡的标志。并由此引出测温物质以及温标等概念。本节课将更加有助于学生立即温度的含义,和对物理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感悟。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理解状态参量、平衡态温度、热力学温度的概念,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思维∶对比分析平衡态与热平衡之间的关系,知道温度它们是共同的热学性质。 科学探究:利用玻璃瓶模拟伽利略的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普遍原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温度的使用,再次体现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服务的生动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热平衡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玻璃瓶,胶塞、酒精灯、水槽、细管等。 〖教学过程〗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气体、固体和液体。物质材料: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电子信息。 一、新课引入 假如一个容器用挡板K隔开,容器中的气体被分成A、B两部分,它们的压强分别为pA、PB,温度分别为TA、TB。打开挡板K后,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气体会是什么状态 提出问题:状态稳定后,它们的压强、温度和开始的时候比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二、新课教学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问题提问: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外界? 1.在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2.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 例如,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气体,把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它就是一个热力学系统,而容器和酒精灯就是外界。 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热力学系统。 3.状态参量:表示系统某种性质的物理量 描述对象 状态参量 参量类型 质点的运动状态 位置和速度v 运动学参量 系统的空间范围 体积V 几何参量 系统间或内部力的作用 压强P 力学参量 确定系统冷热程度 温度T 热学参量 例如:某钢瓶容积为100L,其内煤气在温度为20oC时的气压为5atm。那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是什么量在变化了呢?钢瓶内气体的压强在减少,温度在降低,一直在变化,体积是不变的。这就是状态参数变化的过程。 所以现实中我们不可能研究每一个分子的运动状态,因为他们太多啦,所以咱一般研究的是一个系统的宏观参数。 4.平衡态 比如这个气体系统,其中各个部分的参数是不同的,就好像一个房间里有的地方分子密集一些,压强大一些,有的地方稀疏一些压强小,而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但如果排除外界影响,并且性质足够长的时间,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彼此撞击,最终各部分的状态参数会趋于一致,也就是各部分的压强,分子数,冷热程度等参数都均匀,且不再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就可以说这个气体系统处于平衡态。即 对于一个封闭系统,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就叫做平衡态。 在中学阶段,我们主要处理平衡态的问题。 (二)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 掏出两个状态参量不同的系统,通过导热材料相互接触。那他俩就会相互影响进行热交换,相应的状态参数也会改变,但一段时间后就都不再变化啦,于是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 此时你如果把他俩分开,只要他们没受到外界影响,那让他俩再次接触时,还处于热平衡状态。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还发现了普遍规律,如果A系统与B系统热平衡,B与C热平衡,那么A与C一定也热平衡。即 如果两个系统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