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42472

【备战2022】中考语文二轮 课外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之启示感悟 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60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备战,2022,中考,语文,二轮,课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2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之启示感悟 考情分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在有的地区,成为必答题,目的在于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选文内容多数是爱国、守纪、明礼、勤奋自强、尊老爱幼等,虽多是来自于课外,但所考内容与课内的内容是有联系的,试题的难度较大。要做好此题,主要还是靠平时的积累以及对课内文言文迁移能力的培养。 题型以词语解释、断句、内容理解为主。所选文段较为复杂,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整体感知能力,其难度比课内文言文大,大部分考生丢分现象较严重。这就要求考生充分运用课内所学知识,迁移到课外文段中。近三年词语解释从单纯解释变为难度更大的比较理解;没有考查句子翻译,但加入了断句题。题型变化表明,万变不离其宗,课外文言文的文意理解是关键,全面掌握课内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是答好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基础。 考试特点 中考课外文言文在内容上一般都比较浅显,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1.选文。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内容与课文相关联,和课内相联系,进行比较阅读。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相对完整的、短小的。且选文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告诉读者某个道理。 2.题型。考题分别涉及字词解释、断句、篇章理解、主旨把握。具体的题目是,近三年第1题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主要是实词比较理解。第2题是“断句”,有1小题。第3题是主观简答题。通常的提问重点在语段内容的理解上,这一题一般能从语段中找到解答的语句。 3.考点。虽然课外文言文的选文来自课外,但遵循的却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外文言文考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阅读文言篇章的能力,这能力从何而来 当然是从课内来。 阅读方法 解读文言文文本,应分三步进行。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即集中注意力浏览文段一遍,大概明了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如何,谁说了什么话,能够读懂六七成即可进入下一步。其次,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中,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中完成。第三,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出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对一些不便的信息,如国名、地名、人名、官职等。合理推测补信息:对一些不能直译的进行合理推测。参看注释助消化:对所给注释仔细看,不遗漏。相关联想重突破:对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联想。浏览题干活信息:仔细阅读题干,有不少信息对理解原文有帮助。 解题方法 6.启示、感悟类。 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中考文言文阅读常常考查有关感悟启示、拓展认识的内容,它们既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答题的难点。考查类型主要有:①认识启示类: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问题的认识或从中获得的启迪;②拓展感悟类: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拓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探究并得出发现 1.文言文启示、感悟类设问解题角度 从结果找原因 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 析形象、知品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 看题目,定方向 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 抓议论,明主旨 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 2.文言文启示类答题思路 类别 常见启示 为人道理 诚信 自知之明 灵活处事(反: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虚伪)  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贪图享乐\鱼肉百姓) 公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