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45186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案

日期:2024-11-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4194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课,土地改革,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设计 【单元介绍】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目录 教学目标 重难点】 目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知道土地改革的原因,掌握土地改革的经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理解并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新课导入】 1.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2.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教学过程】 模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直接原因: 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 2、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国共产党党史》 知识拓展 农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贫农:是指那些只有较少土地(约为中农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不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农民。 雇农:是最穷的,穷到一无所有,只能给别人打工,被别人雇佣。 中农:介于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一般占有土地,拥有一部分牲畜和劳动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 如果有轻微剥削(剥削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5%以下)就成为富裕中农(又称上中农)。如果出卖部分劳动力受轻微剥削的则是下中农。 富农:是以雇工为主,自己参加劳动。 富农与地主有分别,富农自己劳动,地主自己不劳动。 随堂小练 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是( D )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线索提示 1、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和前后对比; 2、题干时间节点为新中国成立前期,设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仔细阅读选项结合所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50年6月14日,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并在会议中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颁布该法律。 出示图片:翻身农民热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过程 时间:1950年—1952年底 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具体做法 ①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实施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