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63033

5.2 杠杆 课件(16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表+素材

日期:2024-05-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8199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杠杆,课件,16张,PPT,教案,学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简单机械 第二课 杠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们用来撬动石头的木棍是一种简单机械,叫作杠杆。知道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重物时对杠杆用力的那个点叫动力点,承载重物的那个点叫阻力点。 知道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且距离越远,越省力。反之则费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知道人们使用杠杆有时是为了省力,有时是为了省距离。 2.科学探究 针对使用撬棍的情境,能利用杠杆尺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总结出怎样使杠杆省力、费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特点。 能找出不同外形杠杆类工具的支点,分析不同类型杠杆类工具的作用。 3.科学态度 对于探究让杠杆省力的活动有兴趣,尊重数据,分工合作。 乐于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初步认识到杠杆类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意识到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词典、橡皮擦、木板、杠杆尺、钩码、铁棍、钉有钉子的木板、羊角锤、镊子、剪刀、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导入: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发言。(杠杆) (3)讲述:这句话用夸张的方式说明了杠杆原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 (二)新课学习 1. 认识杠杆 (1)交流:课件出示教材P58的上方图片。说一说,人们是怎样移动大石头的? (2)小结:人们用木棍能轻松地撬起大石头。撬动石头的木棍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叫作杠杆。 (3)讲述:课件出示教材P58的下方图片。木棍始终围绕着固定的点在转动,这个点称为支点。对着木棍用力的位置称为动力点。石头压住木棍的位置称为阻力点。 (4)思考:说一说杠杆可能有什么作用。 (5)学生自由发言。 2. 探究杠杆的秘密 (1)介绍器材:杠杆尺、钩码 (2)组装杠杆并初步体验:课件展示教材P59上方图,学生分组搭建一个如图所示的杠杆。改变用力的位置,初步体验。 (3)确定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杠杆尺的固定轴就是支点,左边挂钩处假定为阻力点,在右边某处挂钩码,则是动力点。杠杆平衡时,这个钩码的重力就是“撬起”重物的力。省力多少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有关系。 (4)提出问题:怎样做,杠杆才省力? (5)讨论并制订实验计划:怎样利用杠杆尺实验检验自己的初步想法? (6)示例讲解:第3小组实验设计 a. 研究问题:杠杆省力多少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b. 实验方法: 1.将杠杆的A设定为阻力点,B设为动力点,杠杆尺固定轴就是支点,设定为O。 2.在A点上挂4个钩码。 3.在B点挂若干钩码,让杠杆平衡。 4.变动B点的位置,挂若干钩码,让杠杆平衡。 (7)各组完善实验计划。 (8)动手实验并做好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9)交流:分析实验数据,我们有哪些发现? (10)小结: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且距离越远,越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者距离相等,那么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 杠杆变形记 (1)展示:出示一块钉有钉子的木板。 (2)动手体验并交流:用铁棍可以撬动钉子吗?这个杠杆有什么不足? (3)汇报:铁棍头卡不住钉子帽。每次还要挪动支点。往下压时,有时会挤着手…… (4)思考:用什么工具可以既方便又省力的将钉子拔出来呢? (5)讲述:出示教材P61上方两幅图,人们在实践中常用变形后的杠杆。试一试,这两个工具能将钉子方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