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67351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 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37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
  • cover
晚春 设计者 设计时间 教学内容:《晚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3、由早春和晚春拓展进行比较阅读,积累经典古诗名句,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背诵、积累古诗;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通过早春和晚春拓展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师导学预设 学生主体活动 个性修改 一、创景导入:提到晚春,我们的眼前往往会出现残花落红,杨花子规。心中顿时涌起不尽的伤感,失意惋惜与惆怅,“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是李煜的苦恼,“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是易安的愁绪。但是人的心态不尽相同,同样面对晚春,韩愈表现出来的情绪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晚春》。(板书:晚春 ) 感受晚春,注意积累 二、自主学习【过渡】这是一首课外诗词,主要考察大家的自学能力。请同学们结合书上已经给予的注释和阅读提示,快速地自由地朗读课文。请生朗读。师评:从画面感,流动感和景物的情态等方面评价。思考并回答:自主学习———抓景物、品情感①《晚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景物:花草、树木、杨花、榆荚画面:百卉千花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漫天飞舞)师评:我们学习诗歌经常会有这种想象画面的题目,我们要用散文化的语言把画面说得生动、形象、唯美。②“知春不久归”时,草树、杨花、榆荚是怎样做的?作者对这些景物持什么态度?预设:争妍斗艳,漫天飞舞。赞许、肯定。③作者赋予晚春的景物一反常见的动作,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情感?预设:“对春天的留恋,对生活的乐观”。师评:情感把握很好,但是分析还不够。晚春时节,百花凋零,但晚春这首诗中杨花榆荚却尽情绽放,拼命留住春天,一个“斗”字可看出,传递的对春天的留恋,对生活的乐观。4.竞答与点评【小结】花草本无情,榆荚更无才,但他们依旧想为美好献出一份力量,为春天展现一份精彩。春去也,我不伤,无才思,我不卑。让我们在春天的尾巴上看到了一道少人关注的风景,这是一种何其向上何其乐观的心态。三、合作交流【过渡】学习一首诗,我们不仅要弄清他的内容情感,还要关注作者的人文情怀,更要品味诗能永恒流传的意义。我们已经描绘了诗歌的景,更体会了诗歌的情。请再读诗歌。感悟诗歌的“理”合作交流———悟道理,析异同思考: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预设:a、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b、珍惜光阴、不失时机C、勇于亮出自我,实现个人价值(1)、小组讨论(2)、小组交流(3)、小组展示点评:刚才大家结合这首诗的意象,获得了很多的启示。这就告诉我们,既可以从整首诗把握,也可以从意象、炼字等角度把握。【过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写文的高手,同时也是写诗的高手,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他的一首诗叫做《早春》。能背下来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请同学们把两首诗比较一下,说说他们的异同。(提示:从修辞运用上、抒情方法上、表达情感方面分析比较)预设:A、修辞运用上:《早春》运用比喻和对比;《晚春》运用拟人和比喻。B、抒情方法上:《早春》直抒胸臆;《晚春》借景抒情。C、《早春》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勃发的赞美;《晚春》对生命的眷恋。【小结】通过对《早春》和《晚春》的比较,我们发现,无论是晚春还是早春,韩愈都能乐观地面对,春来可喜,春去不可悲。正是这种豁达的态度、博大的情怀,成就千古芳名。让我们向韩愈致敬!四、拓展【过渡】古人写诗,善于运用意象。花鸟草虫,竹梅兰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