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理解除法的意义 谈话: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到大森林里继续学习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提问: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树上结满了苹果,快数数这棵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快看看谁来啦?熊大熊二来采摘苹果了。 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树上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几个? 追问:“平均分给2只熊”是什么意思? 预设:“平均分给2只熊”的意思是2只熊分得同样多。 要求:下面就请大家帮助老师,在题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看看每只熊分得几个苹果。 分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实践活动:学生实际操作,在题纸上画一画、分一分。 展示小组成果 预设一:1个个的分(画图连线分) 1个1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预设二:2个2个的分(画图连线分) 2个2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预设三:先4个4个的分,再2个2个的分(画图连线分) 先4个4个的分,再2个2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预设四:6个6个的分(画图连线分) 6个6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提问:无论我们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样? 预设: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小结:从刚刚分的过程中可以得出: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也就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分得6个,也就是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12÷2=6 (2)12表示一共有12个苹果;2表示平均分给2只熊,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有6个,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插入:数学分享 除号又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他在两点中间放上一横,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读作“除以”。1668年,这本书的英译版面世,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学生评价:有什么收获吗? 除法算式的读法同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一样,都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除号读作“除以”。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表示被平均分的总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表示每份的数量。 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除法 快看看,这次是谁来了?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树上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3只熊,每只熊分几个? 追问:谁能试着列出算式?怎么就要用除法呢? 预设:因为是平均分给3只熊,平均分用除法,所以列式是:12÷3=4 二、实践活动,运用除法 谈话:就在我们帮助熊大熊二分苹果的时候,可恶的光头强把吉吉国王和毛毛抓起来了。大家想不想帮助熊大熊二把小动物们救出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1.8 ÷ 4 = 2(1)读算式;(2)表示把8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10 ÷ 2 = 5(2)读算式;(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过度: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成功的把毛毛解救出来了。毛毛给我们送来了小鸡操,大家快来一起活动活动吧。 课中操:小鸡操。 2.动手分一分小棒,再填空,并写出除法算式。 (1)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根?列式? (2)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