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88407

辽海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295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辽海,四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作者 郑钰子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美术课程标准对这个领域的具体要求是:初步认识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2、理论依据: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知识,感受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是辽海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对色彩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与情感的联系,在课堂中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用语言进行主观能力的表述,同时也为今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更活跃、更宽广。从学生固有的天性来说,单纯、好动的性格,促成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对色彩已有初步的认识。 3、教学方式:教师采用对比学习法、观察比较法、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等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4、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实物投影,ipad等充分运用于本课教学。 5、技术准备:教学课件、影音资料、教师范画。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教学资料,在了解对比色、和谐色的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将其运用到绘画实践中,进行绘画创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会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色与和谐的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理解与把握色彩对比与和谐,创造一幅生动而统一的画。 教学过程 教学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一、 引入新课 游戏导入:设计一个色彩找朋友游戏(白板软件)。 小结:他找到的颜色是不是和橙色很相似?那右面那组颜色与橙色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一起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请同学将与橙色相似色块挪到左面的圈里,不与橙色相似的色块挪到右面。 谁愿意到前面来? 请一位学生上台操作。 借用色彩关系,引出问题,展开今天的课题 1、回忆色彩知识,出示三原色,三间色图片。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色彩的三原色吗?三间色都有哪些呢? 学生一起回答。 回忆所学知识,为下一步铺垫 2、播放视频《大自然的色彩》。 小结:大自然中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美丽如画。 教师将学生选出的颜色组合粘贴到黑板上。 1、思考三原色与三间色在自然中是怎样搭配出现,欣赏视频《大自然的色彩》。 2、你最喜欢第几张图片,它主要由哪些颜色组成的呢? 学生尝试反馈,请1-3名同学回答问题 发现自然色彩的搭配,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下一步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做铺垫 出示定义 教师用旋转工具转动角(白板软件),在24色相环中分别找出多组对比色与和谐色。 小结:在24色相环中,90度范围内的颜色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