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96267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5858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会的,解析,版含,word,作业
  • cover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现代社会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认识移民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素养聚焦 1.了解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劳动力的全球流动、现代社会各种类型“难民”的产生以及现代世界的各类移民社会,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掌握现代社会的移民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分析现代社会多种多样的“移民”造成的多元文化的现实,了解美国的“移民文化”和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从“家国情———的角度认识现代移民社会面临的文化认同的新课题。 知识点一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1)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概念阐释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包括资本全球化、人员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等方面。 (2)阶段 ①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③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20世纪80年代:“精英迁移”。 ①背景: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②表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维点拨 劳动力流动自由化是双赢:发展中国家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劳动力自由化有助于提高经济实力,缓解就业压力,解决贫困;发达国家生育率下降、老龄化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许多地位低、工资少的工作无人问津。 问题思考 1.人口跨境流动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人类本身具有流动的倾向;各地、各国生活水平的差距;政治、宗教因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材料 张书琛在《从工厂到市场再到厂市合一: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中写道:“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形成了贯穿全球的市场经济。…… 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迅速扩展,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而且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 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广泛展开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何关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又对全球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关联: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推动了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进而形成了全球劳动力市场。影响: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处于社会制度转型期,使得很多劳动力流向了北美和西欧等地。 知识点二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难民含义 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思维点拨 从地理学角度讲,难民是人口迁移的特殊形式。具有群体性、无助性、流动性、自发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难民类型:战争难民、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 2.难民来源 (1)二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2)二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