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15671

4.9.2 血液循环课件(共32张PPT)+学案(含答案)+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6256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9.2,血液,循环,课件,32张,PPT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9.2 血液循环 学案 课题 9.2 血液循环 章 8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观察血管和心脏,区分不同类型的血管,分析各种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辨认心脏各部分结构,阐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3、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心脏的外形,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通过解剖心脏的内部结构,培养实验操作既能。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尝试归纳和总结。通过对影响心率的因素的探究,提高探究能力。通过对心率和血压的测量,提高实践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识。查阅有关高血压的病因及危害,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社会调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有关血液循环的科学史,提高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通过对“切脉”诊病的学习,增进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小组探究研究心率的因素,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3、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教学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心动同期与心脏功能的关系;4、体循环、肺循环的气体交换; 5、血压、脉搏的形成;6、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心脏的心肌发达,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人的心脏由_____个腔构成,其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心室和动脉之间有_____。这些瓣膜保证了血液的流向只能是:静脉→心房→_____→动脉。2.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乙醇影响了_____的控制能力。某人不慎受伤,伤口处喷出的血液呈鲜红色。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在受伤血管的_____采用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3.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了解血液的流动情况。并根据下图中标出的血流方向,指出:(1)ABC三种血管的名称。 A_____ B_____C_____(2)血液流过B血管时的变化情况是_____。4、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_____。5、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体循环和肺循环是_____进行的,并且通过_____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6、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心房。7、在体循环中,血液通过_____和身体各部分的_____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的_____和_____供给_____,同时,把_____产生的_____等废物运走。体循环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问的物质交换。将_____血变成了_____血。8、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_____→_____→_____→左心房。在肺循环中,当血液经肺部的_____时,血液中的_____进入肺泡内,经呼吸道排出体外,而肺泡内的_____进入血液。这样。从右心房射出的暗红色的_____,经过肺循环,就变成鲜红色的_____。9、心脏中的血液只能向_____流动,而不能倒流。因为在_____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实验题: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_____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 [1]是_____血管、[2]是 _____血管、[3]是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