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1953

杜甫诗单元主题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26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杜甫,单元,主题,设计
  • cover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杜甫的诗歌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杜甫诗在唐诗中的地位显赫,他与李白号称“李杜”,二人构成了唐诗的脊梁。鉴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杜甫的诗歌是作为唐诗中一个单独的专题出现的。杜甫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大动荡时期,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诗文幸”,时局的动荡、经历的坎坷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沧桑感,同时也浸染了作者殷殷爱国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首先本单元知人论世,介绍杜甫的人生经历,以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他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将他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712 —746年)即诞生到35岁,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年, 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其次,通过具体的诗歌来介绍他的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最后分析他的爱国情怀。 这三个专题之间,环环相扣,一层进一层。只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才能明白作者的诗歌为什么会沉郁顿挫,为何会充塞着炽热的爱国之情。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杜甫人生经历。 2、能理清诗歌思路,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结合杜甫的经历,深刻体会他沉郁顿挫的诗风。 4、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5、能背诵本单元的诗歌。 6、能进一步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独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杜甫的有关资料,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2、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诵活动,如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小组比赛等。 3、在诵读中体会杜甫诗的风格特点,并通过与李白诗的对比进一步理解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方式深刻关键词的含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杜甫关心民生的拳拳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 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3、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4、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