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24293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检测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069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八,解析,版含,word,化学,下册
  • cover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铁锅 B.铜导线 C.锡箔纸 D.黄金首饰 2.下列物质中,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 A.Fe B.Al C.Na D.Au 3.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治炼的是(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金属氧化物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 D.高温下CO还原CuO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稀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 B. C. D.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6.将铁粉、铜粉分别与下列溶液混合,以探究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稀盐酸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7.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 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8.为了防止钢铁制品生锈,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9.下列关于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B.将不锈钢放入稀硫酸中,无现象 C.根据不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可以初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D.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反应后溶液颜色变为黄色 10.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禁止生产易造成金属腐蚀的化工产品 ④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⑤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1.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铁制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12.《梦溪笔谈》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关于剂钢和柔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剂钢是纯铁 B.合金中至少有两种金属 C.剂钢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铁低 D.改变合金中的元素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合金 1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表面有气泡产生,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实验事实,判断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Y>Z>X C.Z>Y>X D.Y>X>Z 14.高炉炼铁是现代钢铁工业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高炉炼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CO B.石灰石的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杂质反应形成炉渣 C.出铁口位置低于出渣口的原因是生铁密度大于炉渣 D.产生的废气无需处理,因为它不会污染空气 15.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16.取等质量的镁片、铝片和锌粒分别与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其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比较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共4大题) 17.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中A处的现象是B处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_____。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顺序是_____。 (4)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5)A处反应说明CO具有_____性,C处反应说明CO具有_____性。 18.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