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55796

【202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1(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189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拟试题,解析,原卷版,语文,全真,2022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1 (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0分) (2022·江苏太仓·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自古文坛大家,哪个没有【甲】_____的名声?哪个不是传奇般的存在? 不过,我们眼中的传奇,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却是难言的忧(qī)_____ ,无尽的苦涩。李白用“① ”“② ”(《行路难》)来状写人生路上的坎坷与艰难;面对亲人离散,苏轼举杯问月,以“不应有恨,③ ”诉说思亲之情;杜甫饱经丧乱,以“④ ,况乃未休兵”⑤《 》,写尽内心的忧思。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似乎又是他们的共同命运,刘禹锡“巴山楚水凑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伤感惆怅跃然纸上;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⑥ ”,悲愤愁苦(yì) 于言表。 也许正是人生境遇不尽如人意,才让他们展现出无与(lún) 比的人格魅力。李白即便深感行路限难,依旧相信有长风破浪之日;苏轼即便无法与弟弟团聚,依旧能送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增娟”的美好祝愿;杜甫即便饱受战乱之苦,依旧如⑦ (作家名)的“先忧后乐”理想一般,寄托“安得广厦千万间,⑧ ”的热切期待;【丙】 。 面对困境,他们并没有【乙】_____,或是(huò) 达乐观,或是坚定自持,以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成就了自己,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1.(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忧(qī)____ ②(yì)____于言表 ③无与(lún)____ 比 ④(huò)____达 2.根据语境,为【甲】【乙】两处选择恰当的短语。(2分) 自古文坛大家,哪个没有【甲】____的名声(A.如雷贯耳B.大名鼎鼎) 面对困境,他们并没有【乙】____(A.自惭形秽B.自暴自弃) 3.根据语段内容,在【丙】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上文语义连贯,句式相仿。(2分) 【答案】1. 戚 溢 伦 豁 2.AB 3.所选对象与段首的观点一致,人物、事件的叙述准确,句式与原文保持一致。示例:刘禹锡即便远谪巴楚,跪跎了二十多年,依旧高唱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1.①忧戚:意思是忧愁哀伤。 ②溢于言表: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③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④豁达:意思是心胸开阔,性格开朗,能容人容事。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能力。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名声很大;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极其有名。结合语境中“名声”可知,填“如雷贯耳”更恰当。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结合语境“面对困境”可知,用“自暴自弃”更恰当。 3.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注意答题时,所选对象要与段首“也许正是人生境遇不尽如人意,才让他们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观点保持一致,句式要做到与上文语义连贯,句式相仿。 示例:陆游即便身怀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依旧不感伤颓废,传递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哲理。 4.(2021·江苏·苏州中学二模)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 _____ 《雁门太守行》) ②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③兔从狗窦入,_____,(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陆游《_____》)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⑦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⑧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天接云涛连晓雾 雉从梁上飞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门庭若市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