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56291

24 诗词曲五首(教案+课件+练习)11份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02781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词曲,五首,教案,课件,练习,11份
    《十五从军征》练习 1.请用楷体抄写《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鞭挞。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聚”“怒”两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件网) 千古怅叹为哪般?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24课《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写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一个“聚”字,化静为动,赋予群峰以生命和意志,生动地表现了群峰聚集的动态。 一个“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的气势。 1.你从文中看见了怎样的山、水景色? 怀古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踌躇”是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之意。 诗人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2.作者看见此情此景产生踌躇之情,作者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躇踌? 怀古 【创作背景】 张养浩,50岁时,辞官归隐,决意不再涉仕途。 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抒情 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着的无比愤慨。 总结 怀古诗的情感意蕴: 或伤感悲凉 或苍劲雄健 或雄浑壮阔 或含蓄沉郁 总结 本文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朝代的兴衰,在苍劲雄健、含蓄沉郁的笔风下,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作业 基础性: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拓展性:课外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品读两首元曲。《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对诗人经历与写作背景了解与掌握。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3、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深入诗中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感受与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因本诗写作年代久远,其中涉及历史故事较多,学生难以深入诗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感情碰撞,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要巧妙地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诗中涉及的多个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示范音频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背景。 1、直接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线上课堂!大家知道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要文天祥。他们擅于诗文,也是响当当的英雄。今天我们这一起来学习文天祥的千古正气诗篇《过零丁洋》。[出示课题:过零丁洋] 2、作者简介 (ppt展示) 文天祥(1236—1283)(1236—1283),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