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69959

4《我的书包》(教案+课件10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37597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的书包,教案,课件,10ppt
    (课件网)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 我的书包 线 描 XIAN MIAO .线描就是单纯地用线画画,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 .知识 .导入 粗细 疏密 曲直 远 近 正面 侧面 背面 整体 局部 自 主 探 究 自 主 探 究 知识 梳理 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 小 结 用色块来强化黑白对比 方法步骤 1.确定基本形,画出结构。 2.添加装饰。 3.整体调整。 你记住了吗? 自 选 作 业 单 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个造型准确、构图合理、线条流畅的书包。 设计一个功能独特、细节精致、线条生动的书包。 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制作出一个立体的、有趣的手工书包。 (一)惟妙惟肖: (二)展开想象: (三)挥洒创意: 我 的 书 包 它虽然小, 却蕴含着大大的智慧和学问; 它虽然看似普通, 却因为长久的相伴变得不平凡, 甚至可以在我们的创意想象中 带来意外的惊喜,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 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 为迎接更好的生活而创造。 在漫长的求学岁月里, 有一个“朋友”一直对你不离不弃, 装着我们沉甸甸的文具、一摞厚厚的书, 承载着我们求知的渴望, 追随着我们逐梦的脚步, 那就是我们的书包。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我的书包》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题 《我的书包》 学情 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画出较为丰富多彩的画面,但是对线条的把握不足,很多同学用同一种线条去画一幅画,缺少生动的线条变化。因此,《我的书包》这节课,以学生最熟悉的书包作为切入点,学习关于书包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对书包的观察和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线条来表现物体, 从而增强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同时,以线描写生为主要表现形式,让学生学会在观察中发现,学会在创作中思考。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书包的外形、结构和功能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与示范,掌握画书包的方法步骤,学会用线条表现书包的造型特点与细部特征,画出一幅书包的线描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手绘表达和设计创新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用线条来表现书包的外形特点和基本结构。 难点:线条生动地表现书包的背带、图案装饰、拉链等细部特征。 教学 过程 导入 采访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看来同学们对书包都有着不同的见解,说出了自己希望得到一个怎样的书包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书包》这一课,一起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好书包吧! 引出课题———《我的书包》 课堂发展 【活动1】认识书包 1.播放视频,了解书包历史发展演变。 视频脚本如下: 在《说文解字》中,“包”字是个会意字,同义“胞”,本义是裹。它看上去就像妇女怀孕,“巳”(胎儿)在“人”的腹中。而书包就像母亲“包裹”着我们一样,将书纳入怀中。 这样的考箱,就是古代学子所用的书包,读书人的随身用品。在书包还没有诞生之前,读书人就是提着木制和竹制的便携式考箱(也就是古时候的书包),去赴京赶考,也就是古时候最早的书包。 当纸质书籍开始普及后,笈就成为了理想的背书工具。笈就是用竹、藤编织而成的背篓,用来放置书籍、衣巾、药物等。 虽然电视剧中书生常以“负笈”形象出现,但有据可查的“负笈图”大多描绘的是僧人。比如,电影《大唐玄奘》中玄奘法师的造型来自著名的《玄奘负笈图》,因为只身远行,所以玄奘法师的装备不但要能遮阳挡雨还要能照明。 到了后来,那些皇家官宦、贵族子弟们大多上官办学堂,不再像远行游子一样背负书笈,而只背一个布袋上学。然后就慢慢地普及到老百姓生活中,因此装书的布袋就开始流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