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74399

8.1 法治国家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6-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28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治,政治,国家,教案,-2021-2022,学年
  • cover
统编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8.1 法治国家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掌握法治国家的内涵、要求和意义。 3.法治意识:通过学习,自觉做到尊法懂法学法用法守法。 4.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法治社会建设需要人人参与。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法治国家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原因。 2.理解良法的具体要求;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3.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讲授新课】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有哪些积极作用? ①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少排污少交税,企业节能减排动力大增; ②因地制宜确定税额,税收全部留给地方财政,调动地方治污积极性; ③税收执法刚性增强,企业偷逃税款将面临最高5倍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探究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归纳什么是法治国家。 1.法治国家的内涵 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就在2003年初春3月的一个晚上,刚刚应聘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任平面设计师的孙志刚独自出门,因没有随身携带有效证件被警察带走,最后在收容所里被收容人员救治站的护工和8名被收容人员殴打致死。 2.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①内涵;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②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子议题1:何为法治国家? 材料: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有关决定,对九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这次特赦,是2018年修宪之后,直接以宪法为依据的一次重大宪法实践活动,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续中华文明慎刑恤囚、明刑弼教的优良传统,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 学生思考: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原因是? 坚持良法之治。 ①原因: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②良法的标准: 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良法的制定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原因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表现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4)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①表现: 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②要求: 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易混易错】 1.法律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提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2.法律反映的都是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良法必须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全体公民的利益。 提示:法律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反映的是民众的愿望和利益。良法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全体公民。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