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第十二周第一课时--朱海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阅读和理解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初步学会解读教材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知道”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等基本概念;知道世界上三大宗教;知道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现象并且初步理解其成因;初步掌握观察与探究不同文化景观的一般方法。 2 能力目标:在教材图片资料的观察与解读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并且通过学习活动,继续培养观察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初步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初步认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这一现象及其意义;以开发和尊重的心态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并且逐步形成善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方法 图示法、范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七嘴八舌: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能说说在旅游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点是什么? (出示图片)黄山、故宫、九寨沟、长城 师:这些是老师平时旅行是印象最深刻的景点,如果让你分类的话,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些景观主要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新课: 什么是宗教景观 文化景观的概念 师: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 (出示图片)世界各地的文化景观———长城、金字塔、巴黎圣母院、清真寺、中国的佛寺-- 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人类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单一的) 其中清真寺与佛寺与什么有关?(宗教)宗教也是一种文化,而与宗教有关的寺庙、佛塔、壁画、石窟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 不同的宗教文化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图片)图3-33 图3-34 图3-35 火眼金睛:从图片中你能发现哪些问题?(找出这些建筑的异同点及其原因) 相同———都是与佛教有关 不同———建筑形式上印度是圆顶,中国与日本是大屋顶建筑,因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改变,佛教开始中国化,日本的佛教从中国传入,两国的佛寺造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而成。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互相结合,本土化了。 (出示图片)日本清真寺、沙特清真寺、意大利清真寺 师: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不同的国家的清真寺风格不同,请你把它们对号入座,并且说说这三国清真寺突出体现了本国哪些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建筑风格比较传统,意大利明显与基督教建筑风格相结合,日本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清真寺具有现代风格,说明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必然相互影响、融合,同时,也说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过渡)同一宗教,因为时空的不同而显示出明显的差异,那么不同的宗教,其建筑风格又会怎么样呢? 提问:世界有三大宗教,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出示图片)图3-36 图3-37 图3-38 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种宗教的代表建筑? 找一找:这些建筑有哪些异同?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天主教堂建筑的高耸入云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佛教寺庙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过渡)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宗教景观产生了差异,那么还有哪些原因会对宗教景观产生影响呢? (出示图片)图3-39 图4-40 图4-41 观察图片,试分析中国和西方宗教景观布局上有何不同?原因又是什么呢?(中西宗教建筑比较,中国的寺庙对面建有戏台,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统,戏台是属于寺庙的。西方人往往在剧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用来游行的。 从中国南北方宗教建筑的差别看,由于两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原因,戏台建筑和神位的摆放也有明显不同。南方多雨,所以戏台建在屋里。) (总结)通过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