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收集创意的方法 教材p61-p65 发现需求是设计过程的基础,激发创意是设计过程的重点。设计没有对与错的区分,只有好与差的区别。在一个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有时在设计初期看起来很荒诞的创意到后期可能会成为最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产品设计的生命力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性。那么,创意从何而来,怎样才能收集到更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呢 一、联想法 问题思考 把下面的词和“新型钟表”结合,你能产生什么样的创意 开花贝壳收音机图书馆冠军三叶草猎人咏春拳果冻镜头 联想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收集创意的方法,一般分为自由联想法和强制联想法。 自由联想法(图4-13)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不连续的自由联想,另一种为连续的自由联想。不连续的自由联想是指主试者呈现一个刺激词时,要求被试者立即以其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来反应。例如,刺激词为“狗”,被试者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词为“猫”,就以“猫”来反应。连续的自由联想法是指主试者呈现一个刺激词,要求被试者以一系列词或事实作反应,即前一个联想的反应词或事实,作为下一个联想的刺激,不断联想下去,如马—马车—轮胎—橡皮……- 强制联想法是运用强制性连接方式以产生创造性构想的方法。执行步骤是:针对要设计的主题,多方罗列与主题无关的事物,任选一组,提炼该事物的主要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然后将特征与设计主题结合产生设计方案,最后经过权衡,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比如,“开花”和“新型钟表”结合,可能想起“像花一样的钟表”或者“像钟表的花”(图4-14),进而产生“随着时间会开花的钟表”的创意(图4-15)。 技术探究 活动一:四名同学一组,由两名同学随机给出10组词并书写下来,另两名同学从中任意挑选词与“教师办公室用生态垃圾桶”结合,看能产生多少种有趣的创意。 活动二:两名同学一组,由一名同学根据当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随机写出一组词,由另一名同学将该词与“教师办公室用生态垃圾桶”结合,看能产生什么样的创意。 注意:请及时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你的创意。 二、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方法,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一般是从对间题的准确阐明开始的(图4-16)。因此,必须在讨论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限制解决方案的范围。 头脑风暴法需遵循的基本规则: ( 1)自由畅谈:鼓励大胆地讲出自己的创意。 (2)以量求质:量变产生质变,创意的数量越多,越可能产生好的效果。 (3)延迟评判:不要轻易地评价别人的创意,不管是赞同还是批评。 (4)综合改善:鼓励在别人创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创意。 阅读材料 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 讨论前,教师收集一些资料给同学们做参考,以便大家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和动态。教室也可做适当布置,如把座位排成便于小组讨论的方式。此外,在头脑风暴活动正式开始前还可以出一些智力测验题,以便活跃气氛(图4-17)。 2.划分小组 每组一般6~10人,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可指定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主持人首先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讨论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记录员要把所有创意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参与讨论的人员能够看清。同时,记录员也应积极提出自己的设想。 3 .规定纪律 根据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可规定几条纪律,要求参与讨论的人员遵守。例如:要集中注意力,每个人都要发言;不要私下议论;发言要针对主题,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等。 4.后期总结 讨论时间由老师掌握,一般以30 min左右为宜。全班讨论结柬后,可让每个小纽汇报自己的创意。课下各小组对所有创意进行整理,找出最有价值的创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