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1785

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日期:2024-06-1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0410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成气候,主要,因素
  • cover
【课题】七上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联系五带划分,举例说明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海陆气温日变化差异示意”图和“沿海和内陆的气候差异”图,说明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庐山与九江7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地形对降水影响示意”图和“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气候差异示意”图,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树立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有关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与 展示 提问与思考 导入:同学们,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我们该去哪里避暑呢? 北戴河 吐鲁番 哈尔滨 庐山 1.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夏日避暑的好地方,并引导学生说明理由。 2.师:同学们,大家选的避暑胜地,夏季为什么比较凉爽呢?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读图讨论) 学生1:我想去北戴河,可以看大海,尝海鲜,饱览大海的广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学生2:夏季,在“火州”吐鲁番体验火焰山的热气腾腾,太热了。 学生3:夏天来哈尔滨,可以在这里体验一把夏日的清凉。 学生4:山岳避暑胜地庐山,去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 学生5:我想去春城昆明,那里四季如春。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讨论选择避暑胜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用语言描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读图与讨论 点拨与发现 (板书)探究一 : 纬度因素 (读图)观察下列图片,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不同纬度的气候特征。 教师点拨: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不同,由此可知: 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1.对气温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对降水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自主学习) 1.A、B两地纬度较高的是 ,获得的太阳热量较 ,气温较 。 2.A、B两地纬度较低的是 ,获得的太阳热量较 ,气温较 。据此,人们将地球表面划分为 、 和寒带。 (自主探究) 解释下列现象: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及设计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读图与讨论 提问与思考 读图与思考 追问与探索 提问与思考 (板书)探究二 :海陆因素 一、(读图)观察下列图片,比较新加坡和黄土高原景观的差异,完成下列问题。 新加坡 黄土高原 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 ,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例如 ,一般降水 ;温差 ,远离海洋的内陆,例如 ,一般降水 ,温差 。 二、(读图)观察下列图片,比较海水和陆地的性质差异。 海陆气温日变化差异示意图 追问1:填表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因此同纬度地带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也不相同。 陆地 海洋 性质 吸热快 散热快 吸热慢 散热慢 影响 夏季 气温高 气温偏低 冬季 气温低 气温偏高 追问2:一些海滨城市,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比较 , 往往成为避暑胜地,如我国的 、 。 追问3: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西安 东京 沿海和内陆的气候差异图 1.看图并填表: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气温年较差 西安 27℃ 0℃ 27℃ 东京 26℃ 5℃ 21℃ 2.西安年降水量是 mm,北京年降水量是 mm, 年降水量更大的城市是 ,原因是 。 3.暑假我们多选择去青岛避暑,很少去济南,原因是什么? (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