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423148

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二

日期:2025-04-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71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必修,2019,教版,信息技术,高中
  • cover
物联网络连万物 3.1 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 尊敬的评委: 您好!万物互联,从我开始。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物联网络连万物”,我将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流程。 一、说教材 课标 本节课是必修 2 中第三章第一节“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它通过物联网应用实例,让学生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本课涉及的主要知识有:连接方式的演变、物联网技术特征、物联网结构、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RFID、嵌入式系统技术)。 作用 本课内容理论性强,内聚性强,是本章项目活动开启的引子,同时也是后面实践的理论基础。 二、说学情 高中生除了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之外,更是这个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对于各种各样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比较熟悉的。但由于学习经验和年龄的限制,他们对于物联网的理性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基于这种情况,通过本课我们力求将他们原本拥有的感性的使用体验深化为理性的规律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使之完成项目化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难点: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下面,我重点阐述教学策略与过程。 四、说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单元项目“畅享智能家庭生活”的子项目“物联网络连万物”,之所以在众多应用场景案例中选择了它,是因为智能家居是学生当下可感知、可体验、可设计的智能技术应用之一,既可以让学生探究并体验现实世界,又可以让他们学会热情而有创意地生活。这对 我们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是学科知识的复制者,他们更是一个美好生活的参与者与缔造者。 本节课的教学我要完成这三个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此,我制定了三条针对性的策略: 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有关智能家居大多是通过视频了解的,但是真正的现场很难体验到,所以设计了课堂体验活动“推门开灯系统”这样一个简单的物联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评价环节中引导学生对“推门开灯系统”进行改进,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学每一个知识点有何用处,能解决什么问题,保持学习的成就感,才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和兴趣。 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将项目“物联网络连万物”中的知识点设计到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物联网、填写学习卡、讨论设计等活动去体悟有关的重点知识。而难点知识将通过身边常见的传感器功能类比人的大感觉器官功能一一对应进行突破的。 提升核心素养:我以 Learnsite(学习站点)这个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系统为载体,此学习平台的功能非常强大,具备自主学习、在线讨论、作业提交、自评互评、Python 编程等等功能,几乎可以帮助我们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所有的课堂活动,这个学习平台的选用也正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体现。 在填写两张学习卡中,从方式演变的特点到物联网系统的结构,都要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分组讨论中使用了平台的在线讨论功能,组内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设计思想,达成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并注重营造健康的网络互动,帮助学生加强道德自律,让讨论充满正能量,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互评活动中,可以从可行性、安全性等方面对其他组别设计的物联网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以此来培养当代学生应有的信息意识。 以上的教学策略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 五、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