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感知音乐力度” 2、歌曲中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pp 1、歌曲内容使情绪高涨,力度随之渐强; 2、前面音区do到do’,后面音区mi到mi’; 3、前后的演唱形式不同; 让我们一起归纳 未成曲调先有情!!! v 越来越好 游击。军 游去军 先珂词 1=bB ·进行曲速度昂扬地 洗星海曲 0 0 00 5.35 chi cha chi cha 一群 两 群, 1.3 5-16.15-|111|3.35.5 在 平原上, 在 高山 顶, 我们是 游击队的 6 5 352-g231: 弟 兄 化 整为零, 零为整, 不 5 965|5-|00|00|fi.6 怕 敌 人的 机 械 兵。 chi cha chi cha 夺 他的 5 5 6 5- 6 6.531|22.i- 粮 草 大 家 用, 抢他的军火 要他 命。 3 2. 3 2. 3 2 6 6 我 们 老 百 姓, 三 五 个 : 3 5 6. 6 5 6 6 i 5 5.6 5 3 2 6.i 2-l 千 万 群, 上 两 年 3 3.12 i 5 3 5 2 5.33.3 2 2 3 000 0 把强盗们 都肃 清。 清。 chi cha chi cha i.ii.14,53《青春舞曲》教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音乐 授课教师 一、教学理念 《游击军》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首,曲作者是我果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歌曲旋采用大调式写成,词曲结合完美,用力度、节奏等变化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游击队战士英勇善战的光辉形象; 在这一节课里,我将引领三年级的学生更多地通过聆听、思考来学唱歌曲;三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一定的基本演唱习惯,在这一基础上,引领他们掌握歌曲中的力度变化,体会它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了解歌曲内容与形式,学习它们对演唱的要求;学生从感性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让学生尽量演唱好有历史意义的歌谣;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游击军》一声部,能够唱出游击队的光辉形象;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观察、感受、思考、听唱等手段唱好歌曲一声部;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力度变化和音准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 三、重难点 重点:掌握歌曲中力度的变化和音准节奏,唱好歌曲一声部。 难点:了解音乐力度的变化在描绘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根据题目和背景图,猜想歌曲的情绪; (意图:通过其他艺术手段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引领学生观察思考,预设歌曲情绪;) 二、新授: 1、初聆听歌曲《游击军》,学生谈情绪和力度变化。 (意图:学生熟悉旋律,感受情绪,发现其力度变化特征;) 2、看着谱子,再次聆听,学生思考力度变化起的作用; (意图:学生再次熟悉旋律,了解音乐力度的变化在描绘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为有感情学唱歌曲作铺垫;) 3、模唱歌曲第一部分; a、学生用“嘣”跟琴慢速模唱旋律; b、老师强调附点节奏、提醒关注力度变化以及范唱节奏难点; c、完整模唱歌曲第一部分; (意图:准确掌握歌曲节奏、音准,关注力度变化;) 4、模唱歌曲第二部分; a、学生看谱,听第二部分音频; b、引领学生注意演唱状态,用“啦”模唱分解和弦音高; c、用“啦”模唱歌曲第二部分; (意图:解决节奏、音准、情绪等问题;) 5、学生带词完整跟音乐伴奏唱歌曲; (意图:完整带词演唱。) 三、小结: 给予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 线上微课视频的录制离不开精湛的设计和娴熟的操作;作为一名普通音乐老师,习惯于面对面上课的我,这是一次挑战;但是想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名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线教师、一名“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线教师、确实急需查漏补缺,让科技手段更好地为线上教学服务; 由于是线上微课教学,这一节课,除了课件的设计比较一般,不太贴切低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我感觉在课的设置和定位上,也显得很平实,没有什么亮点;希望多向经验足的老师学习,让自己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