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54334

人教版数学六下4.1.2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件+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372545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数学,六下,4.1.2,比例,基本
    (课件网) 课程编号:TS2110010102R62040201DLL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讲师:代代老师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 比例各项的认识。(重点) 2.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 (1)0.4∶ 和1.2∶2 1.2:2=0.6 0.6=0.6 5≠6 判断下面各组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 和 能组成比例 0.4∶=1.2∶2 复习导入 0.4: =0.6 2 3 2 3 2.4 12 0.5 3 =5 2.4 12 =6 0.5 3 不能组成比例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探究新知 内项 外项 2.4 : 1.6 = 60 : 40 两端 中间 探究新知 2.4∶1.6 = 60 ∶40 外项 内项 2.4 1.6 60 40 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 内项 外项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4×40=96 外项积 1.6×60=96 内项积 探究新知 (2) 外项 内项 = 3 5 9 15 (1)2.4∶1.6 = 60 ∶40 3×15=45 外项积 5×9=45 内项积 内项 外项 尝试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两个内项的积:2×60=120 两个外项的积:40×3=120 40:2 = 60:3 两个内项的积:7×20=140 两个外项的积:10×14=140 10:7 = 20:14 两个内项的积:4×100=400 两个外项的积:80×5=400 80 4 100 5 = ad=bc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a:b=c:d(b,d≠0) 或 b a d c = 探究新知 1.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课堂练习 内项 外项 = 6 ∶4 内项 外项 1 2 1 3 ∶ 6 ∶ 10 = 9 ∶15 内项 外项 0.6 ∶0.2= 内项 外项 3 4 1 4 ∶ = 2.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外项 课堂练习 2 3 6 9 内项 = 外项 3 4 6 12 内项 3.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6×5=30 3×8=24 不能组成比例 (2)0.2:2.5和4:50 0.2×50=10 2.5×4=10 可以组成比例 0.2:2.5=4:50 课堂练习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14:21=6:9 4. 用两种方法判断14:21和6:9能否组成比例。 方法二: 比例的基本性质 14×9=126 21×6=126 126 = 126 方法一: 比例的意义 课堂练习 6:9= 2 3 2 3 2 3 =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14:21=6:9 14:21 = 2 3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亲爱的同学,上完课要记得做习题测试哦,如果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同学,我们下节课再见!人教版数学六下4.2比例的基本性质 选择题 1.在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 ) A.观察猜想规律———举例验证规律———总结应用规律 B.总结应用规律———观察猜想规律———举例验证规律 C.举例验证规律———观察猜想规律———总结应用规律 2.对于两个比“3.6∶1.8和0.5∶0.25”,因为1.8×0.5=0.9,3.6×0.25=0.9,所以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 )来判断的。 A.比的意义 B.比例的意义 C.比例的基本性质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 )。 A.比例的基本性质 B.比例 C.比例的外项 4.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和 B.0.2:10和2:50 和 5.a×b=c×d(a、b、c、d均不为0),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的比例中,不正确的是( )。 A. a:b=c:d B. a:d=c:b C. d:a=b:c 6.把改写成,是应用了( )。 A.比的基本性质 B.比例的基本性质 C.分数的基本性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