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66187

2021年物理全国卷分析及2022年展望(共3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4587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年,物理,全国,分析,2022年,展望
  • cover
(课件网) 高考试题分析 2022年高考考向 第一篇: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物理命题的特点及启发 求变 1、选择题顺序 打破了由易到难、由力到电(大概教材顺序)传统次序 【2015新课标Ⅰ】 14、磁场 15、电场 16、交流电 17、圆周运动、机械能 18、平抛 19、电磁感应 20、牛顿运动定律 21、万有引力定律 启发: 平时练考命题时,也要打破一些所谓的“约定俗成”,打破内容顺序、难易顺序,使孩子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 2、题型设置求变 【2015新课标Ⅰ】磁场选择(简单)、简单的计算题(24、安培力12分)牛顿运动定律压轴(25、板块模型20分)3-4模块波动光学为填空(5分)、机械波计算(10分) 【2018全国卷Ⅱ】力学实验为大实验(9分),电学实验6分;风光了几年的板块模型压轴光环不在,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王者归来”。(2013全国卷Ⅰ ) 【2019新课标Ⅱ 】 3-4无计算题 【2021新课标乙卷 】 选择题两道题考察了静电场,没有考察交流电 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碰场。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存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太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2013全国新课标I)(19分)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1)电容器极扳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2)金属转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启发: “明年高考压轴题考什么我不知道,现在复习磁场,就当2022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考磁场!”多元化训练: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电场等 3、只有考纲,没有题纲 2016全国Ⅱ卷,选择题中没有往年必考的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知识,没有近几年热门的物理学史;选修3-4部分将“位高权重”的光学“打入冷宫” 启发: 没有所谓的必考题 不变的是: 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双基) 理解能力、推理(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 第二篇: 2021试卷分析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的结构、考试内容基本保持稳定,遵循《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设计情境化和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试题表述科学严谨,情景简明、规范,试题内容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各主题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适应不同水平考生的实际,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和导向性。 纵观2021年的高考课标试乙卷,与2020年相比试题在结构上基本相同,题型分布稳定,题量与分值基本一致;试题风格与近几年全国Ⅱ卷较为相符,还是严格遵循考纲,注重基础,忠实于教材,以基础知识为考查重点,命题方向较为稳定,考察的知识分布均衡,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察,特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