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68301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课时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28172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课时,课件,30张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 《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习流程 1 1.第1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起到什么作用?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这一段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唤起读者感情共鸣,很自然地引出本文的点题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第2、3段段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为什么多次运用设问句? 表明了作者总的观点: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运用设问句能引起读者思考,使上下文衔接更自然。 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等四个排比句概括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感情?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四个排比句,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战士的精神面貌,抒发了作者对战士无比敬仰、无比热爱的感情。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 4.四个排比句和后文的三个典型事例有照应,请指出其照应关系。 “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防空洞中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 5.将“松骨峰战斗”一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①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②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③到段尾。按战前、战中、战后分层。 6.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壮烈。 7.从哪些叙述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壮烈的搏斗"? ①兵力少(一个连); ②时间紧(志愿军“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③环境险(“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④ 顽敌凶(“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 8.赏析“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的动词运用。 在这些动词中,表现战士与敌人拼死相搏的有:抱、掐、摁、握、衔、扣——— ,这些动词用得准确,和前后词语搭配贴切:“腰”就要“抱”,“脖子”就要“掐”,“耳朵”则需“衔”。这些动词有鲜明的感彩,“掐”、“摁”、“扣”充分表达了战士对敌人的恨。准确、鲜明的词语与其余描写一并描绘出一副壮烈的场景,感人至深。 9.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10.描写这场战役用了哪些方法? ①正面描写,如:“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把枪一摔……扑去……抱住……烧死。”“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②侧面描写,如:“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手指都掰断了。” 11.“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议论性抒情。反问,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12.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13.指出“马玉祥火中救小孩”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地点: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主要人物:马玉祥;事件: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起因:敌机袭击,扔燃烧弹;结果:救出小孩。 14.“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15.为什么课文反复用一个“摸“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