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472812

浙美版 小学美术 六年级下册 第5课 奇思妙想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4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5课
  • cover
小学美术(学科)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设计与应用的学习领域。经过整合,以单元整体为教学模式,设计为三节课。 第一节课:《正负像的图形》通过列举多幅“正负图形”组成画面供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现实与虚幻的对比,体验正负图形交错画面的艺术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节课:《奇思妙想》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大胆想象,通过联想与组合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抓住三大内容:一是感受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与艺术性。二是通过游戏、探讨活动,学习两种不同物象巧妙组合的设计方法;三是进行有主题的“奇思妙想”作品创作。 第三节课:《环保海报设计赛》在一二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环保的主题下进行奇思妙想,明确海报的功能与作品,利用醒目的标题,和奇思妙想、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达到引发人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善于夸张、敢于冒险的个性也开始显露。这是学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心理基础。尽管想象力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但是已具备了更多的生活经验,逐渐学会对事物进行一些理性思考,结合本课目标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植根于现实,并合乎生活逻辑的前提下,让学生解放思想,自由想象。 单元重点 感受意向作品中虚实相生和奇思妙想的设计思维,体验设计与创意的乐趣。 四、教学难点 能够充分展开想象,通过不同的图形组合方式,设计出造型有趣,富有创意的奇思妙想小发明。 五、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高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设计适合的任务单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小组的讨论”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面具文化和特征。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面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2、情景教学法:小魔术导入,创造趣味情境。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乐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直观教学法:我通过图片的对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示范等方法,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要学习的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媒体 苹果、项链、石榴实物、ppt、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第二节课《奇思妙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体表现奇思妙想的方法,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丰富的想象力具体化,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力,能两个或者多个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合体,形成能应用于生活的新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奇妙的创意中寻找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表现奇思妙想的方法,设计有趣的造型,鼓励自由、有个性的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在巧妙的运用奇思妙想绘制出自己的作品的基础上突出主题。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情境导入 小魔术:绘本故事《跑跑镇》问:红宝石和苹果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撞在了一起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脑洞大开来猜猜师:其实,有趣,好玩的事物特别多,只需要你发挥想象力,跟老师一起走进奇思妙想的世界师:请同学们打开学习资料 表演小魔术:拿出真实的道具,建立变魔术的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板书课题:奇思妙想 仔细观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猜测变出的结果打开学习资料,初步了解这节课的内容。 吸引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的主题:奇思妙想。 二、课堂发展 1.合体的方法欣赏图片《融化的地球》回答问题师:画面主要由哪几个物象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