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494016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达标测试卷(课件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222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方程式,课件,试卷,达标,第五,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数目 B. 质子数 C. 原子种类 D. 物质的总质量 A 2.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 g蔗糖溶于水,总质量变大 B. 镁条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C. 湿衣服晒干后,质量减小 D. 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 3.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等于氢气和氧气 B. 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气和1个氧气 C.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 每2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 C 4. 在A+3B=== 2C+2D中,已知1.4 g A跟4.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44 B. 28 C. 23 D. 14 B 5. 在化学反应2A+B2=== 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 gA和8 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 9 g B. 11 g C. 12 g D. 14 g C 6. 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 5N2+6NH4Cl+1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H2 B. O2 C. H2O D. H2O2 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为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配平化学方程式,有时也可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拆分的 D. 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气体,所以生成物中只要有气体必须标↑ A 8. 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反应生成C( )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1∶1 B. 2∶2∶1 C. 2∶1∶2 D. 1∶2∶3 C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Cu+O2 CuO B. 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 4P+5O2 C. 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H2+O2 2H2O D 10. 某化合物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4. 8克氧气,生成4. 4克二氧化碳和2. 7克水,则A中(  )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只含有碳、氧元素 C.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 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 Z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若a g X与b g Y充分反应,生成Z的质量可能为(a+b) g C.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1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B. 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 13.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D.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2 D 14.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Y都是反应物 B. x的值为22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反应中X、Y、M、N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111∶80 D 物 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