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00076

13《最后一次演讲》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6901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最后一次演讲,第一,课时,课件,26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最后一次演讲”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3、感受演讲文本的语气语调,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 4、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席演讲的特点。 5、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学习重点】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最后一次演讲”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3、感受演讲文本的语气语调,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 4、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席演讲的特点。 【学习难点】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感受演讲文本的语气语调,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席演讲的特点。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叫《说和做》,它的副标题是什么? 对,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在那篇课文里,我们已经知道了闻一多先生,谁来说说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 对,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最后一次讲演”。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谱名永祥,字晋祥,号仆如,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 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2、 题目解说 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3、 写作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