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529541

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13.风从哪里来 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62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下册,里来,科学,六年级,2001
  • cover
13.风从哪里来 本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猜想与假设。落实《课程标准》中“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这一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发现风、制造风、感觉风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探究自然界中风的成因,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模拟实验、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根据课程标准,细分为以下具体的教学目标: 能从 “ 这是什么 ”“ 为什么会这样 ” 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做假设性解释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风成因模拟实验。 2 、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对科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提出合理见解,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探究自然界中风的成因,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通过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精想与假设,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 教学准备: 1 、课前收集有关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2 、课前观察身边哪里有风,什么地方可以产生风。 3 、准备模拟实验材料:风的形成材料包、蜡烛、火柴、香、小盘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一组图片,同学们在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风。你想了解风的哪些知识? 生:风的种类、风对人们的危害、风的成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本节课———风从哪里来(板书)。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在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风? ......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 二、科学探究: 1 、自己制造风,并研究人造风形成的原因。  我们教室里有风吗? 生:有、没有。风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不能利用你周围的材料制造出风,感受一下它的存在?试一试。   学生造风:用嘴吹,用书扇、开窗等。同学们是怎样制造风的? 生:吹一吹、扇一扇。还有吗?吹一吹、扇一扇是如何将空气变成风的? 生:空气由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周围的空气过来补充,通过吹、扇人为的促进空气流动就产生了风。 板书:空气流动→风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风?   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风扇、吹风机、飞机螺旋桨、空调)。 这些风是怎样形成的? 生:人为的通过电、汽油等使空气流动。  我们将这种人为制造的风称为人造风。板书:人造风 2 、猜测假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自然界中的风我们称为自然风,(板书:自然风)那么自然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或者说,是什么因素让空气流动起来呢?提示一下:四年级上册我们学过《热气球上升的秘密》,知道空气被加热后会变轻,热空气上升...根据你的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的猜想写在记录表中。3分钟。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猜想?......你们小组猜想的有理有据。 同学们大胆地提出了几种猜想,哪一种猜想最有可能呢? /是这样子的吗? 3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以上是我们对风的成因做的猜想与假设。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实验)。实验验证。 做实验前,我们先来看个视频。(火炉视频)视频中,火炉烟囱的烟直往上冲,说明了什么? 生:火炉烟囱里的空气被加热,上升,有空气流动。火炉中空气就那么点儿,跑一会就没了呀? 生:炉子下面有洞,空气还会流进去。你们同意吗?可是空气是透明的,我们看不见它从下面小洞流进炉子里啊?你能不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炉子模型,观察到风的流动呢? 生:能。我们先来看一下实验器材:它们分别相当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