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29633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 2.3 观察一种动物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265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
  • cover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 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教材选定的是容易得到、行动缓慢、便于观察、学生喜欢的蜗牛。选择蜗牛同时也便于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对一种动物的观察,主要集中在身体结构、应激反应、运动等生物特征方面。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从肉眼到工具、从结构到功能的顺序,是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提供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将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满足蜗牛的生存需要。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他们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观察小动物时,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而兴奋有余,活动不足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题,需要教师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并提示观察顺序,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运动,再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经历了蜗牛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和描述,就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满足蜗牛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知道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缓慢爬行,并留下爬行的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经历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蜗牛的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地观察,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认识蜗牛身体上的结构。21cnjy.com 2.学生通过棉签触碰蜗牛,发现蜗牛的应激反应。 3.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发现蜗牛身上各结构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在观察活动中保护小动物,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满足蜗牛生存需要。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发现蜗牛身上各结构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出示动物森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蜗牛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阴凉、潮湿。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蜗牛的身体 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指导学生观察蜗牛并填写实验记录单。(没有蜗牛可观看视频); 学生交流分享蜗牛的身体特点; 教师总结蜗牛的身体结构:腹足、壳、触角、眼睛、口等。 小结:蜗牛的身上长有壳、触角(2对)、眼睛(2只)、口、腹足等。 活动二:观察蜗牛的反应 出示实验材料,讲解观察方法; 分发棉签,轻轻触碰蜗牛身体(没有蜗牛可观看视频); 3、蜗牛的壳有保护作用,当棉签触碰蜗牛,蜗牛会缩进壳里。 活动三:观察蜗牛的运动 出示四种材料,菜叶、玻璃片、线、树枝,看一看蜗牛有没有能在这些物体上爬行的技能。 2、分发材料,学生观察(没有蜗牛可观看视频); 3、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蜗牛的运动有什么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