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3358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1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4471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3届,时期,奠基,起源,文明,中华
  • cover
专题一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一、选择题  1.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2.《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疆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A.大多数周人仍敬信天命 B.周武王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功 C.周武王是最高唯一决策者 D.周王的决策会听取政治经验丰富臣子意见  3.“(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4.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5.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农夫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6.《论语》是一部国学经典,如今,甲骨文版《论语》已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印制,并成为国家的礼品书(右图)。下面评述正确的是 A.《论语》主要体现孟子的思想主张 B.“知行合一”学说出自《论语》 C.甲骨文风格是笔画详备、线条流畅 D.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7.(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8.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9.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